ManBetX万博出生于1995年—2009年的Z世代是当前消费市场常被提及的人群。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有2.51亿95后人口属于Z世代。随着Z世代步入职场,收入逐步提升,他们已成为消费市场的有力增长点。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人有哪些消费特点?品牌与Z世代的关系应如何解构?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什么样的品牌和模式更能吸引Z世代?
日前,由知萌咨询机构主办的2024消费趋势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发布了《2024年中国消费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邀请机构专家和企业代表,结合2024年趋势主题发表演讲,从宏观经济趋势研判到品牌发展以及趋势实践,共同探寻企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报告》认为,2024年10大消费趋势分别是审慎精明、精神悦己、向外探索、烟火叙事、品质至微、便捷悦享、精粹养生、价值重构、无龄体验和可持续品牌。
知萌咨询机构创始人兼CEO肖明超在采访中表示,《报告》认为精神悦己成为大家越来越关注的一个消费趋势,也就是说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感受。具体到现代年轻消费群体,就是越来越重视个性化体验。
“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本身的质量,更是在意消费过程中能否体现出自我价值和个性特点。他们期待商家能够提供定制化、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如:定制化的商品、专属的服务体验、参与感强的品牌互动等。”肖明超解释说。
肖明超进一步分析说,在消费观念上,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大众化”,而是追求“小众化”“个性化”。他们愿意为此类体验支付更高的溢价,也更愿意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分享自己的独特消费体验,以彰显个人品位与生活方式。
肖明超认为,今天消费一个很大的变化,是一个产品除了满足基本的实用价值需求,还需要让消费者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情绪价值得到满足,这一点上,年轻人相比其他人群会表现得更为突出。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洞察并满足年轻消费群体对个性化体验的需求,是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强用户黏性和忠诚度的重要途径。”肖明超说。
在Z世代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军的背景下,如何把握Z世代的心、实现品牌年轻化转型,成为众多企业必须面对的话题。其中也出现了不少转型成功或深度链接年轻消费者的案例。
那品牌如何做好与Z世代年轻人的连接?对此,肖明超认为,年轻人希望所有的品牌要和他们能够对话,要能够成为朋友,而不是说教。“不是我们讲的端庄ManBetX万博,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说品牌能够跟我玩起来,真的是能够懂我的语言,能够懂我的情绪,甚至就是说品牌跟我的每一个接触点,能够让我感觉到很有愉悦的这种体验。”肖明超说。
采访中,海尔智家中国区Leader品牌总经理张丹也分享了“Leader养成系家电如何让年轻人真正成为家的主角”。
资料显示,Leader品牌的前身是海尔集团旗下的统帅电器。2016年统帅电器开始了年轻化转型,定位“轻时尚家电开创者”;2020年,统帅开始以“Leader”的名字出现在大众眼前;2022年5月26日,Leader发布全球首套“养成系”家电新品,提出成为“Z世代”首选高价值家电品牌的目标;2023年4月25日,Leader正式启动品牌焕新升级,以“生活养成伙伴”的角色与Z世代共玩、共创、共成长,致力于成为Z世代首选家电品牌。这也预示着Leader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将应时代、应世代而变,展现新形象、布局新模式、与Z世代共创新生活方式。
“今天海尔智家不仅仅是在做一个品牌,更是在探索新型的商业模式,希望Leader能与Z世代共同成长,从单向触达,到共同养成、共同陪伴。”张丹说。
针对“统一产品”与“年轻需求”矛盾的根源,张丹分享了三个关键词:原创、共创、我创。
原创适配产品,即从高配到适配。年轻人花钱不是为了攀比,而是为了追求更高的价值体验。和室友、朋友饮食偏好不同,买再大的冰箱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Leader就发明了可拼合的 iCase冰箱,分开摆放时可以各自储存喜欢的食材;拼在一起也能嵌入家居,看起来更融合美观。
共创养成服务,即从单向到养成。就是Leader不是让用户被动接受,而是通过和用户玩儿在一起,通过了解用户需求,实现从单向触达到共同陪伴,和年轻人一同成长进步。
我创个性生活,即从原创到我创。Leader的任何创新都可以让“用户参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性格来设计自己的产品。比如用户喜欢二次元的某个形象,就可以把这个形象DIY“贴”到冰箱、空调上,用户从Leader产品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能看到自己所追求的美好生活。
“我们创作的底座,其实就是跟随着用户的变化而变化,用户的需求在哪儿,我们的创新就在哪儿。海尔智家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强的技术迭代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下,Leader品牌才能够非常自信地说,去拥抱年轻人,为年轻而变,为年轻人而生。”张丹最后说。(肖春芳)
【新年贺词里的“重”头戏】8年攻关、5年设计建造,国产大型邮轮“牛”在哪?
据近期《细胞干细胞》杂志报道,荷兰胡布雷希特研究所研究小组制造了第一个人类结膜的类器官模型。从长远来看,新模型甚至有可能为眼部烧伤、眼癌甚至遗传病患者制造替代结膜。
酵母是一种有机体,在黑暗中发酵,暴露在阳光下可能会阻碍甚至破坏这一过程。由于液泡功能与细胞衰老有关,团队还发起了合作项目,以研究视紫红质蛋白如何能减少酵母中的衰老效应。
记者15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截至1月15日上午10时,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已为全球用户成功完成33871个运算任务。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院士、王亚教授等人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提出基于信号关联的新量子传感范式,实现对金刚石内点缺陷的高精度成像,并实时观测了点缺陷的电荷动力学。研究团队基于自主发展的氮—空位色心制备技术,可控制备出相距约200纳米的3个氮—空位色心作为量子传感系统,通过对随机电场探测展示了这种新的量子传感范式。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在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确认的一块皮肤化石碎片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动物皮肤化石,比此前的发现至少早1.3亿年。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褚衍辉研究团队通过多尺度结构设计,成功制备了兼具超强力学强度和高隔热性的高熵多孔硼化物陶瓷材料。研究团队制备出的这种高熵多孔硼化物陶瓷材料,其优异性能源于“三宝”,即微观尺度上构筑的超细孔、纳米尺度上强晶间界面结合,以及原子尺度上严重晶格畸变。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获悉,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功研发出首款国产化新型视频高光谱与点云“图-谱合一”传感器。
《自然·化学工程》创刊号1月12日发表一项研究,报道了一个能对蛋白质进行工程改造的、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全自动机器人。最好的策略是,不在这些重复又费力的工作上和人工智能比高低,而是腾出精力在更富创造性、思想性的工作上,展现人类独特价值。
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获悉,日前,该院新增的5项基于北斗的远程时间频率校准与测量能力通过国际评审,相关结果在国际计量局关键比对数据库中发布,标志着基于北斗的远程时间频率校准与测量能力首次获得国际互认。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2023年知识产权相关数据,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作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知识产权的作用更加凸显,其规模、结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的实现。
已是深冬时节,晚上10时半,清冷的月光打在地上,南京农业大学校园一片静寂。树影摇曳间,一位老者沿着小径,打着手电筒缓步前行。他叫盖钧镒,今年88岁,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名研究大豆的院士,学生们都喜欢叫他“大豆院士”。
大众汽车则展示了首批将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ChatGPT融合到现有IDA语音助手功能的车型。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3年)》,我国智能算力增长迅速,增速为72%,在我国算力中占比达59%,成为算力快速增长的驱动力。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出现,为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大大提升了人工智能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
至今,长光卫星已成功实现了“百星飞天”的阶段性目标,并逐步成为全球重要的航天遥感信息来源。
据介绍,此项年度评选活动是科技领域历史最悠久的科普评选活动之一,每年通过高校、科研机构、媒体、科技企业等单位推荐重大科技进展新闻,经专家评审团初步筛选,再由两院全体院士投票选定评选结果。
在发展重点方面,多省市将脑机接口产业纳入“十四五规划”,提出开展脑机接口基础研究,推动脑机接口成果转化和广泛应用。
守护着这片前不久刚插完秧的稻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郑晓明和他的团队,正努力筛选发掘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性状的可利用优异种质资源。
今年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明确提出“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
日前,浙江大学团队通过模仿北极熊毛的结构,制备出一种封装了气凝胶的超保暖人造纤维,这种材料同时具备保暖、轻薄和耐用的特点。这项成果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