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82107369

ManBetX万博现场|从一个“小”字看贺友直的笔底有戏

  ManBetX万博苏州博物馆“笔底有戏——北京画院藏贺友直艺术展”展板上,几笔简画,两行文字,一位幽默、风趣、可爱的小老头形象即印刻在观众心里。这位“小老头”是我国著名的连环画家、线描大家贺友直。

  据悉,展览由苏州博物馆与北京画院的再度携手之作,共展出贺友直的连环画、文学名著插图、漫画和笔记等各类手稿达170余件。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介绍,贺友直先生及其家属、生前好友曾数次向北京画院捐赠作品,如今,北京画院共收藏贺友直的艺术作品700余件,包括《儿时玩耍》《二十四孝》《水浒十丑》等经典作品。

  “转瞬间,贺友直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用什么字来概括这位前辈呢?恐怕就是一个‘小’字。”吴洪亮在撰文中写道,他个子不高,是个动作敏捷、开口即是满堂彩的小老头儿。这并不是对老先生的不敬,因为他为人爽利,可以和各年龄段的人打成一片,“小老头儿”算是个爱称吧。这么一位“大腕”,他住的房子线平米,老人戏称叫“一室四厅”。来客人了就是客厅,摆下餐桌就是餐厅,饭桌上铺块画布就是工作室,帷布一拉就成了卧室。他的好友,上海的学者、艺术家谢春彦先生曾写过一首打油诗,第一句就是:“《山乡巨变》房未变,四十年来守一间。”

  关于贺老,最重要的一个“小”字要留给他的艺术。他一生只创作连环画,俗称“小人书”。贺老对自己艺术的总结叫“四小”:小孩子、小动物、小动作、小道具,认为连环画作者必须具备会“演戏”、会“制造”情节的本领。他的作品每帧画幅都跌宕起伏、精彩纷呈,具有很高的艺术性,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读之往往不能释手。

  此次展览,已经是北京画院和苏州博物馆继于非闇、陈半丁、齐白石、王雪涛、黄永玉、周思聪和卢沉之后的第七次合作,愿贺友直先生作品中的幽默、风趣能给苏州观众带来一份生活的闲适和快乐。

  在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历史中,连环画作为独特的绘画形式,因其印刷、传播的媒介和效率而成为一定历史时期中国绘画之大宗。彼时文艺政策的引领下,连环画蓬勃产出,钢笔画和毛笔明暗画充盈着创作环境。贺友直及其代表作品《山乡巨变》《白光》《小二黑结婚》《十五贯》等成为连环画史上的丰碑。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ManBetX万博,连环画这一画种逐渐式微。而贺友直在生活中感受,体会形象与新知,于晚年进一步将作画内容从文本转向生活,在风俗画领域又创造了新的高峰,用绘画作品抒写了上海乃至江南的城市文化和历史。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结合贺友直作品特征和现代艺术厅的展线特点,此次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白光》《山乡巨变》《朝阳沟》《小二黑结婚》《十五贯》的草稿,及贺友直忆趣童年读书的部分手稿,这是贺友直先生连环画创作高峰的写照,也有贺友直先生对于儿时阅读连环画的追忆。

  第二部分主要为贺友直对传统文化中经典叙事性图像的再表达,展出《儒林外史》《水浒十丑》两组贺友直先生的文学插图。此外还有贺友直旅外个人经历的漫画创作,及贺友直艺术理论心得的手稿。

  第三部分则围绕贺友直晚年的风俗画转向,预示了贺友直艺术风格的真正成熟,从“打铜板仗”到“弄堂赛跑”再到“办小妮儿过家家”是“幼时记趣”,更是上海城市风俗历史的完美写照。

  黄永玉曾评贺友直对连环画“有一种类似宗教的虔诚”。这位笔底有戏的艺术大家,将连环画的表演性注入其一生的艺术脉络之中。

Copyright© 2022-2024 官渡区ManBetX万博网络技术工作室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

沪ICP备10018453号